1949年,在解放战争的激烈冲突中,国民党领导的军队遭遇了接连不断的失败。为了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海顺优配,国民党决定借鉴明末著名的郑成功,试图通过控制台湾岛和海南岛来建立一个据点,以继续维持其势力。为此,自1949年开始,国民党开始全力组织,向台湾和海南岛运输物资、增派兵力,以及加固防御工事,进行了一场无谓的最后抵抗。
与此同时,民国政府也在积极调整海南岛的行政区划。1949年1月21日,正式设立了海南特别行政区,直接由民国政府的行政院领导,涵盖了海南岛以及东沙群岛、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、南沙群岛等多个岛屿及其周边海域,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单位。
到了1949年8月7日,海南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公署在民国政府行政院内政部的指导下,决定将琼山县的永安镇、福安镇、关龙镇、白沙乡、甸埠乡、秀英乡这六个乡镇,以及琼城镇、环城乡、长流乡的一部分村庄进行整合,成立了海口市政筹备处。至此,民国政府在海南岛设立的1市16县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完工。
接下来,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民国政府在1949年在海南岛设置的这1市与16县的名称及其具体区划情况:
一、1市海顺优配
这唯一的一座市便是海口市,官方全称为海口市政筹备处,其设立是为了为后续的管理奠定基础。
展开剩余51%二、16县
这16个县的名称依次为:琼山县、文昌县、琼东县、乐会县、定安县、万宁县、陵水县、保亭县、崖县、乐东县、感恩县、昌江县、白沙县、儋县、临高县以及澄迈县。虽然这些名称对我们来说耳熟能详,但它们的区域划分方式却可能让许多人感到惊讶,尤其是陵水、崖县和感恩这三个县的狭长布局,许多朋友可能对此并不熟悉。
然而,这样的行政区划并没有维持太久。至1950年5月1日,海南岛得到全面解放,国民党设置的海南岛行政机构完全解体,结束了这一短暂而又动荡的历史时期。
通过以上的简要介绍海顺优配,我们对1949年海南岛的行政区划,特别是民国政府所设立的结构,是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?如若有任何不妥之处,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讨论、分享或留言指正,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!
发布于:天津市和兴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